游泳池水处理关键控制要素及技术规范
一、水质平衡控制系统
余氯动态管理
安全阈值:
• 游离性余氯:0.3-1.0 mg/L(竞赛级泳池需≥0.5 mg/L)
• 化合性余氯:0.4-0.6 mg/L
智能投加系统:
• 采用ORP在线监测仪(控制精度±5mV)
• 动态调节次氯酸钠/氯气投加量
• 夜间闭馆维持模式:余氯提升至1.2-1.5 mg/L
pH值精准调控
控制标准:
• 理想范围:7.2-7.8(更佳7.4-7.6)
• 每日波动≤0.3
调节方案:
• 碱化剂:碳酸钠(干粉投加精度±0.1kg/h)
• 酸化剂:盐酸(pH自动反馈调节系统)
• 应急处理:当pH>8.0时启动双倍酸液中和
二、循环过滤系统优化
过滤效能参数
| 滤料类型 | 过滤精度(μm) | 反冲洗周期(h) | 水头损失(m)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
| 石英砂 | 10-20 | 24-36 | 1.5-2.0 |
| 玻璃纤维 | 5-10 | 18-24 | 1.2-1.8 |
| 陶瓷膜 | 0.1-0.5 | 48-72 | 0.8-1.2 |
循环流量计算模型
Q=V×n/T
V=有效容积(m³)
n=峰值人流量系数(1.2-2.5)
T=循环周期(h)
公共泳池:T=4-6h
别墅泳池:T=8-12h
婴幼儿池:T=2-3h
三、深度清洁消毒规程
闭馆维护流程
表面清洁:
• 池壁:高压水枪(压力15-20MPa)冲洗
• 溢流槽:负压抽吸装置清除沉积物
生物膜清除:
• 使用50ppm季铵盐溶液浸泡2小时
• UV-C紫外线照射(波长253.7nm,剂量40mJ/cm²)
管路消毒:
• 5%过氧乙酸循环冲洗60分钟
排空后臭氧熏蒸(浓度0.3ppm,持续4h)
四、智能监控体系
在线监测系统配置
必备参数:
• 余氯(DPD分光光度法,检测限0.01mg/L)
• pH值(玻璃电极法,精度±0.01)
• 浊度(浊度计,量程0-100NTU)
进阶监测:
• 隐孢子虫抗原检测(每周PCR检测)
• 三卤甲烷实时监测(GC-MS联用)
预警响应机制
三级报警系统:
• 一级:余氯<0.2mg/L(自动启动应急投加)
• 二级:pH>8.0持续30min(触发酸液自动投加)
• 三级:浊度>5NTU(关闭泳池并启动反冲洗)
五、特殊场景应对方案
高客流处理(>500人/日)
动态增加循环量至设计值的150%
采用冲击性氯化(瞬时余氯提升至3mg/L)
部署移动式UV消毒车(处理能力20m³/h)
水质急救措施
微生物超标:投加5mg/L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
异味处理:20ppm过氧化氢溶液循环处理
余氯衰减过快:检查管道腐蚀状况(壁厚检测精度±0.1mm)
技术规范依据:
GB 37488-2019《公共场所卫生指标》
WHO《游泳池水水质标准》(2021版)
ISO 13288:2012《水处理系统验证要求》
维护建议:
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水质审计(包括重金属、消毒副产物检测)
每季度更换紫外线灯管(衰减率>15%即更换)
年度系统评估:包括管道腐蚀状况、过滤效率衰减测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