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城行业资讯

襄城行业资讯

NEWS CENTER

襄城游泳池水处理设备在次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内容

作者: 时间:2025-04-09 浏览量:2162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游泳池水处理设备在次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内容



设备启动前的预处理细节

  1. 初次充水的杂质处理
    • 禁止直接启用设备:初次充水时池水杂质(如泥沙、施工残留、树叶等)较多,需先投加清洁药剂(如泳池专用除垢剂或絮凝剂),初步去除粗大颗粒污染物。

    • 毛发聚集器的使用:在循环系统启动前,务必检查并清理毛发聚集器(如格栅、网袋),防止毛发、纤维、树叶等杂物进入水泵或过滤器,避免堵塞管道或损坏设备部件(如水泵叶轮、过滤层)。

  2. 过滤器的初始检查
    • 过滤层参数确认:根据泳池规格(水量、人流量)检查过滤器内过滤介质(如石英砂、硅藻土)的厚度、材质及铺设均匀性。例如,石英砂过滤层厚度通常需达到 80-120cm,确保过滤面积和精度符合设计流量,避免因过滤层过薄导致杂质穿透或阻力过大。

    • 密封性测试:启动前检查过滤器罐体、管道接口、阀门是否密封,防止漏水或空气进入系统影响循环效率。

3231919165.jpg

二、运行中的操作要点

  1. 循环系统启动顺序
    • 先开泵后开阀:启动水泵前,确保进水阀、出水阀处于开启状态,避免水泵空转造成损坏;停止时先停泵,再关闭阀门,防止水锤效应冲击管道。

    • 流量与压力监控:观察压力表和流量计,确保循环流量达到设计值(通常按泳池容积每 6-8 小时循环一次),压力稳定无异常波动(如突然升高可能是过滤层堵塞,需反冲洗)。

  2. 药剂投加的细节控制
    • 根据水质(浊度、pH 值)和人流量调整投加量,避免过量(如硫酸铝过量会导致池水滑腻、pH 值下降)。

    • 投加时需先溶解稀释(如固体混凝剂需配制成 5%-10% 溶液),缓慢均匀加入循环管道或平衡水箱,防止局部浓度过高形成沉淀。

    • 混凝剂投加原则

    • pH 值调节优先:消毒效果受 pH 值影响显著(理想范围 7.2-7.6),投加混凝剂前先检测 pH 值,若偏离范围,先用碳酸钠(提高 pH)或盐酸(降低 pH)调节,再投加消毒剂(如氯制剂),避免酸性或碱性过强腐蚀设备或刺激人体。

  3. 水温控制
    • 按泳池类型设定温度:比赛池 24-26℃,训练池 26-28℃,儿童池 29-30℃,室外池需覆盖保温膜减少热量流失,避免昼夜温差导致水温波动过大,影响泳客体验和水质稳定性。

9629.jpg_wh860.jpg

三、运行的维护与管理

  1. 新手操作规范
    • 制定标准化流程:编写《设备操作手册》,明确启动步骤、药剂配比、运行参数(如循环时间、反冲洗频率),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,确保熟悉设备开关、仪表读数、故障预警(如压力异常、水泵异响)的处理方法。

    • 水质监测频率:运行时每 2 小时检测一次余氯、pH 值、浊度,确保指标达标(余氯 0.3-1.0mg/L,浊度≤1NTU),后续逐步调整至每日 4-6 次。

  2. 设备运行后的检查
    • 反冲洗时机:当过滤器压差比初始值升高 0.05-0.07MPa 时,需进行反冲洗,清除过滤层截留的杂质,反冲洗时间以出水澄清为准(通常 5-10 分钟),避免过度冲洗导致滤料流失。

    • 清理与记录:每日结束后清理毛发聚集器、撇渣器,记录运行数据(如水泵运行时间、药剂用量、水质检测结果),便于追溯问题和优化处理方案。

  3. 安全与卫生管理
    • 泳客健康管理:开放前检查泳客体检记录,禁止皮肤病、传染病患者入池,减少人为污染负荷;同时通过警示牌宣传 “入池前淋浴”,减少汗液、化妆品等污染物带入。

    • 设备周边环境清洁:清理池边杂物、落叶,避免雨水冲刷将污染物带入池内;检查管道、阀门是否有漏水,保持机房干燥通风,防止设备锈蚀。